藍海億觀網2019年11月01日 284
“近日,全球管理咨詢公司貝恩公司、谷歌及新加坡淡馬錫控股公司聯合發表一份研究報告,預測到2025年,東南亞地區的數字金融服務收益至少達到380”
近日,全球管理咨詢公司貝恩公司、谷歌及新加坡淡馬錫控股公司聯合發表一份研究報告,預測到2025年,東南亞地區的數字金融服務收益至少達到380億美元,增長達到225%,而網絡經濟總收益有望達到3000億美元。
貝恩公司領導人表示,報告調查的東南亞國家主要有越南、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和新加坡。
目前,這些國家大多數小型企業和消費者主要使用現金交易,數字金融服務總體收益僅為110億美元,根據發達市場標準判斷,目前的數字金融服務市場還非常落后。
報告指出,如果投資持續加大、設施更加完善、政策法規提供支持,這一數字甚至將達到600億美元,實現445%的跳躍式增長。
藍海億觀網從外媒披露的數據中了解到,在東南亞4億消費者中,超過70%要么是沒有銀行賬戶,要么就是有賬戶,但沒有完全參與到金融服務市場,他們無法獲得最基本的信用卡或保險,沒有得到足夠的保護,未能充分享受到銀行服務。
上述六大經濟體(報告涉及的國家)代表了東南亞地區真實的數字金融服務情況,也是該地區最具發展潛力的國家,仍有大約9800萬消費者未能充分享受銀行提供的服務。
一些消費者技術平臺,如新加坡網約車服務商Grab以及印度尼西亞的Gojek,在獲得數字金融服務市場份額方面具有一定優勢,一方面,他們為消費者提供多項服務,如數字支付和貸款,消費者基數不斷擴大,另一方面,他們能夠定期生成大量的用戶數據,進而了解到消費者的期望、行為和情緒狀況。
現階段,大部分人還是只把銀行當作存錢的地方,以為銀行更安全。消費者技術平臺占據數字金融服務確實更有優勢,但這不意味著他們已經領先,或是無法超越。
企業能否占得數字金融市場一席之地,主要看三點:
1. 消費者想到其服務的頻率;
2. 消費者使用其服務的頻率;
3. 消費者是否信任該企業。
數字金融服務市場主要有5個領域,分別是支付、匯款、貸款、保險和投資,網絡借貸將成為數字金融市場最大的收益來源。
該地區還有6400萬中小型企業也未曾充分享受銀行服務,難以獲得“經濟型”信貸。
使用金融技術和數據或許能夠幫助到這類企業。根據報告數據,46%的受調查公司可能在2到3年內接受數字支付,而30%的企業已經開始使用這一服務。
總體來說,東南亞對電商、打車、數字支付等服務來說是個有利的市場,原因就在于,該地區不僅智能手機普及率高、互聯網連接服務改善,人口也在不斷增大,消費者基數大。(egainnews 藍海億觀網)文末掃碼,入群與大賣家交流。更多內容,請在各平臺搜索“藍海億觀網”。不得擅自轉載,請聯系我們授權。
版權說明:藍海億觀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未經許可不得用于商業活動。如當前文章存在版權問題,請聯系客服申訴處理。
藍海億觀網跨境賣家交流群!
跨境24H頭條資訊,關注跨境平臺最新政策推送行業最新動態。
全球跨境市場分析、電商政策及選品思維邏輯解讀。
知名跨境大賣財報分析,真實案例分析站內站外引流促單實操技巧!
掃碼入群,與同行共贏
留點想法
評論列表(0條)
藍海億觀網2020-08-04
藍海億觀網2021-06-18
藍海億觀網2020-05-27
藍海億觀網2019-10-21
藍海億觀網2022-05-19
藍海億觀網2021-01-12
藍海億觀網2019-12-31
藍海億觀網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