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海億觀網2021年09月08日 550
“2019年4月,亞馬遜宣布退出中國市場,實際上關閉了亞馬遜中國站的運營,只保留Amazon Web Services(亞馬遜網絡服務)、Kindle電子書和一些跨境業務。2004年,亞馬遜以75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了廣受歡迎的在線圖書銷售”
2019年4月,亞馬遜宣布退出中國市場,實際上關閉了亞馬遜中國站的運營,只保留Amazon Web Services(亞馬遜網絡服務)、Kindle電子書和一些跨境業務。
2004年,亞馬遜以75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了廣受歡迎的在線圖書銷售商Joyo . com(卓越網),進入中國市場。在接下來的十年里,亞馬遜中國站推出,并在2008年達到了B2C市場份額的頂峰(15.4%)。
藍海億觀網了解到,同時中國本地電子商務出現了巨大的增長,并有更多的企業出現,繼續改變整個格局。2004年,京東的零售平臺上線,阿里巴巴在2008年啟動了光棍節,10年后,其銷售額達到了308億美元,產品銷往全球230個國家和地區。
據Ti-insight報道,當亞馬遜退出中國時,它的市場份額只有0.6%;而阿里巴巴的天貓和京東,在2018年最后一季度的份額分別為61.5%和24.2%。
那么,亞馬遜在全球的成功和競爭力,是如何被中國本土平臺“摧毀”的呢?
一、未能適應中國,吸引中國消費者
盡管亞馬遜很早就進入了中國,但在與國內平臺的競爭中,它遇到了越來越多的困難,無法有效地吸引其平臺上的消費者。
拋開伴隨中國市場而來的明顯挑戰,包括占據主導地位的競爭對手和嚴格的監管環境;亞馬遜的一個根本戰略缺陷是對當地管理層缺乏信任。
京東首席執行官劉強東強調,在快速變化的環境中,缺乏一個值得信賴的決策機構,總會導致亞馬遜的衰落。他還指出,這些公司的總經理都不是中國人,以前從未在中國生活過,相對于資本充足、全面了解消費者需求的本土企業,這讓他們處于巨大劣勢。
二、缺乏對客戶基礎的深入了解
顯而易見,在亞馬遜平臺的產品范圍和用戶界面上,他們缺乏對客戶基礎的深入了解。為了不受地域差異的影響,保持品牌形象,亞馬遜一直堅持其相對簡單的設計。而阿里巴巴或京東網站的用戶界面,非常豐富多彩,有很多廣告。
中國本地平臺有更無縫的界面,更便捷的支付選擇,如支付寶。亞馬遜沒有利用光棍節這樣的促銷日;競爭對手提供更具競爭力的產品系列,和更快的送貨速度;這些都使亞馬遜中國站失去了客戶基礎,最終導致亞馬遜退出了中國。
關于假冒產品問題,亞馬遜最初在中國享有廣泛的信任,然而,隨著競爭對手越來越有能力清除假貨,亞馬遜的優勢消失了。
三、雖然亞馬遜想從物流入手,但還是失敗了
亞馬遜花費數十億美元開設了15個物流中心,控制了自己的大部分庫存,并建設了自己的基礎設施,就像在其他市場做的那樣。
雖然亞馬遜在沒有增加收入的情況下,擴大了物流設施,但其強勁的競爭對手阿里巴巴,通過一大批較小的供應商,并利用當地快遞公司,提供更低的價格,占領了大部分市場,這最終使亞馬遜陷入了默默無聞的境地。
京東的運營模式更接近亞馬遜,在基礎設施方面投入了更多資金,但最終卻完全超過了亞馬遜,因為同樣的產品系列,京東配送速度更快。藍海億觀網獲悉,中國消費者已經習慣了快速的當日送達,而亞馬遜的兩天送達相對落后。
從產品到送貨速度,再到客戶互動,從表面上看,亞馬遜忽視了本地化的重要性,這讓它別無選擇,只能關閉中國站。
(Polly Zhang跨境電商新媒體-藍海億觀網egainnews)對接跨境電商優質資源。沃爾瑪、Coupang、Wayfair 、MercadoLibre等平臺入駐,品牌文案策劃及全網推廣、電商培訓和孵化等服務,請聯系我們。不得擅自改寫、轉載、復制、裁剪和編輯全部或部分內容。
藍海億觀網跨境賣家交流群!
跨境24H頭條資訊,關注跨境平臺最新政策推送行業最新動態。
全球跨境市場分析、電商政策及選品思維邏輯解讀。
知名跨境大賣財報分析,真實案例分析站內站外引流促單實操技巧!
掃碼入群,與同行共贏
留點想法
評論列表(0條)
藍海億觀網2020-03-13
藍海億觀網2019-11-22
藍海億觀網2020-10-19
藍海億觀網2020-04-30
藍海億觀網2019-09-19
藍海億觀網2023-05-11
藍海億觀網2021-01-19
藍海億觀網2024-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