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海億觀網2024年10月09日 0
“從范冰冰在TikTok發布第一條視頻,并宣布旗下美妝品牌Fan Beauty Diary正式出海,已悄然過去近3個月。”
從范冰冰在TikTok發布第一條視頻,并宣布旗下美妝品牌Fan Beauty Diary正式出海,已悄然過去近3個月。
范冰冰出海,有一個很好的開頭。在其賬號并沒有粉絲基礎的情況下,僅僅發布兩條視頻,就吸引了大約5.49萬粉絲的關注,其中,第一條視頻的播放量達到了50萬+。
然而,三個月過去之后,范冰冰出海“捕撈”,收獲甚少:賬號的粉絲量幾乎原地踏步,視頻播放量低位徘徊,小店商品成交額慘淡,遠遠與其名氣不相稱。
自帶流量的范冰冰出海,為何不見起色?問題出在哪里?
明星效應失效?5.6萬粉絲背后的困局
在范冰冰宣布出海三個來月后,打開美妝品牌Fan Beauty Diary的TikTok主頁,「藍海億觀」發現,其粉絲量從當初的5.49萬上升到了5.72萬,僅增長2000+。
與此同時,其視頻播放量也經歷了斷崖式的下滑。范冰冰官宣出海的第一個視頻發布后,很快就達到了50萬的播放量,然而,這條視頻沒有繼續“發酵”,三個月過去了,僅增加了一萬多的播放量。
最重要的是,從第二條視頻開始,播放量斷崖式下跌,從幾千到幾百不等,跟一個素人的短視頻播放量,并沒有太大的差異,與范冰冰的“國際范”影響力極不相稱。
銷量方面,也不盡人意。
目前,Fan Beauty Diary的賬號在各個第三方軟件商均沒有顯示任何銷量數據,但在TikTok印尼站上,有一個名為“Fan Beauty Secret”的賬號。
Fan Beauty Secret是范冰冰的個人美妝品牌,目前由范美麗(北京)化妝品貿易有限公司全權經營。
第三方數據預估,Fan Beauty Secret小店總銷量2.1萬單,總銷售額預估9.5萬美金,折合人民幣67萬元左右,相當于一個小規??缇成碳业臉I績。該賬號上的視頻,基本由印尼本土主播出鏡,未見范冰冰本人的蹤影,播放量幾乎可以用“慘淡”來形容,從幾十到幾千不等,粉絲量也僅有2878。
綜合來看,范冰冰在TikTok上,無論是流量,還是銷量,與她的“咖位”極度不相稱。
相比之下,范冰冰的美妝品牌Fan Beauty Diary在國內聲勢迅猛,在成立僅一年后的2019年雙十一期間,1小時內便取得了近4000萬元的成交額。
公開資料顯示,Fan Beauty Diary品牌在2022年的GMV達到8.5億元,在2023年,更是突破了11億元。
在流量方面,Fan Beauty Diary也是大贏家,其中,在小紅書擁有超過22萬粉絲,在京東有超267萬粉絲,在淘寶有335萬粉絲。
那么,范冰冰的品牌出海之后,為何水土不服呢?
范冰冰出海,水土不服,問題出在哪里?
范冰冰出海,暫時出現水土不服,主要是因為TikTok電商與國內電商生態存在巨大差異,而范冰冰及其團隊沒有進行相應的調整:
一、TikTok帶貨邏輯與國內平臺不一樣:TikTok和抖音,都屬于內容電商平臺,商家帶貨主要有兩種模式,一種是“人帶貨”,另一種是“貨帶人”。
1.在TikTok“人帶貨”方面,范冰冰能夠發揮的作用有限:所謂“人帶貨”,即利用個人IP(個人品牌或者影響力)去帶貨。在國內,包括董宇輝、小楊哥這樣的達人,一個人可以帶動巨大的銷量,在美國和東南亞等海外市場,同樣也活躍著一批頂級或者次頂級達人。
不過,國內抖音和海外TikTok在“人帶貨”方面有很大的差異。
抖音的“二八效應”非常明顯,流量和銷量相對集中于有IP(個人品牌)的達人或明星身上,有很強的“人帶貨”的場景,比如,范冰冰本人就是一個巨大的IP,因此,只要她出場,就可以帶動很大的銷量。
相比之下,TikTok還處于一個初級階段,流量呈現出一種“去中心化”的分散狀態,大、中、小達人均能分到流量的雨露,尚未出現像董宇輝、小楊哥等超級IP把持流量和銷量的高度。
以美國市場為例,當國內抖音單場直播的GMV,動輒達到了幾百萬、幾千萬乃至幾億之際,而在TikTok美國站上,直到最近兩個月,才出現了一個GMV100萬美元的單場直播——據報道還是國內某MCN通過放量將其推高的。
在這種情況下,范冰冰很難像國內那樣形成巨大的“集中效應”。
一是流量“分散化”“攤薄化”;二是范冰冰雖然號稱“國際范”,但其粉絲主要來自于國內人群以及海外華人群體,許多外國人可能聽過范冰冰,但對其知之甚少,遠遠還不是其粉絲。
因此,范冰冰在TikTok上,很難有其在國內那樣的號召力,并形成龐大的“頭部效應”,無法很快釋放出IP影響力,并推動“人帶貨”的效果。
此外,在Fan Beauty Diary的賬號上,范冰冰本人的參與度不高,少部分視頻由本人出鏡,其余的都是產品介紹的視頻,而在Fan Beauty Secret賬號上則完全沒有出鏡,由一個東南亞本土的主播出鏡演示產品,更無法發揮范冰冰“人帶貨”的作用。
2.在TikTok“貨帶人”方面,范冰冰做得不夠多:所謂的“貨帶人”,有兩層意思,一是通過新奇特的貨,帶動達人視頻的播放量,同時拉升達人的知名度;二、用很有價格競爭力的貨、高傭金的貨,吸引大批中小達人來創作和發布視頻,構建內容矩陣,形成規?;牧髁?,造就大面積的“種草”局面,最終積少成多,從而實現規?;匿N量。
在TikTok目前的初級階段,如果要拉高銷量,要非常重視“貨帶人”的模式。
要實現“貨帶人”,要么用新奇特的產品去拉動流量和銷量,要么,與大量達人合作,進行規模化帶貨。
新奇特的產品,往往自帶天然流量,自具爆款“體質”,比如唇膏手機殼(手機殼背部可插入唇膏)、半永久紋身貼(兩周有效)、可折疊硅膠杯(壓縮成1.8厘米厚)、帶手機吸盤的運動水杯,都成為了TikTok 上的爆款產品。
這些產品,具有天然的驅動力,推動視頻實現更高的播放量,同時帶動達人獲得更多粉絲,是“貨帶人”的典型模式。
然而,范冰冰美妝產品,在外觀和功能來看,屬于普貨,不屬于新奇特產品。
因此,范冰冰要走的是第二種“貨帶人”的模式,即給出誠意,大規模建聯本土達人,創作大量的本土化視頻,做內容矩陣,放大流量,拉升銷量。
「藍海億觀」曾訪談了一批TikTok Shop商家。
大部分商家表示,其在TikTok Shop上60%-70%的流量,來自于各個合作達人的視頻,同時,大部分訂單也來自于各個達人視頻的自然播放,其余的來自于TikTok Shop貨架商城和信息流廣告等渠道。
一位福建女裝商家向「藍海億觀」透露,其經常性合作的達人有數百個,這幾百個達人視頻自然播放的流量,每個月可以帶來了2萬多單。
讓達人創作視頻,然后通過自然播放,就能夠收獲大部分訂單,這一正向反饋,驅動著許多商家專門設立了達人建聯團隊。
一些商家給團隊設立了很高的目標,比如每個月至少建聯1萬個達人,每個月達成某某比例的合作等。
一些商家甚至出臺激勵機制,只要達人能夠邀請他們的朋友、家人一起來拍視頻帶貨,其朋友、家人所創造的銷售額的3%-5%,將返利給達人。
這樣一來,許多達人有了更大的積極性,主動幫忙建聯,尤其是一些毛利比較高的產品,達人們的積極性更高,甚至愿意自己花錢去投流,以帶動新一波的流量。
目前來看,范冰冰在“貨帶人”方面,做得很不夠,雖然其印尼賬號Fan Beauty Secret也跟印尼達人進行建聯,但沒有形成規模,以打造出一個較大的內容矩陣和流量矩陣。
3.范冰冰及其出海團隊在內容方面做得也不夠:TikTok是典型的內容電商的場景。所謂內容電商,與傳統的貨架電商有很大的差異。
亞馬遜、Lazada、Shopee等都屬于貨架電商。在貨架電商的消費場景下,消費者首先會有某個明確的“需求”,比如冬天到了,天氣變冷了,美國紐約的一個女子要購買一件棉衣,然后她到亞馬遜等平臺去搜索,然后下單。
在TikTok的內容電商場景下,消費者剛開始沒有明確的“需求”,而是在“刷內容”的過程中產生了“需求”(非計劃性需求),然后再發生“購買”。
還是以紐約女子為例。她剛開始沒有購買棉衣的明確需求,但在刷TikTok視頻的時候,偶然看到一款棉衣,款式很美,又保暖,該達人(博主)的口碑又不錯,于是下單購買了。
她的“需求”是在“刷內容”的過程中被激發出來的,這一過程,很接近我們在線下實體商城購物時的體驗,逛著逛著,發現了感興趣的東西,就“無意識”地掏錢買了。
因此,要做好TikTok電商,優質的視頻內容很重要,更新頻率也要達到一定的數量。
目前來看,范冰冰及其團隊似乎在這兩方面都比較消極:
(1)發布的視頻內容不夠多:從宣布出海到現在,3個月過去了,Fan Beauty Diary賬號只有24條視頻,扣除6月的一條視頻,其賬號平均每個月發布6-7條視頻左右。
相比其他在TikTok上活躍的品牌,其的發布頻率顯然不夠頻繁,無法持續吸引觀眾。
在TikTok上,內容即流量。
范冰冰低頻更新內容,無法形成內容的持續傳播和破圈效應,因為TikTok的推薦算法,非常依賴于用戶互動(如點贊、評論、分享)來決定視頻的傳播范圍,低頻次的更新以及低頻次的互動,使其內容難以進入TikTok的“推薦流”,從而無法被更多用戶看到,這側面反映其內容未能有效激發粉絲的興趣和參與。
(2)內容定位不太清晰:范冰冰出海團隊的內容定位,總體上比較模糊,視頻很難“打爆”:從Fan Beauty Diary目前發布的20多條視頻來看,除了范冰冰本人官宣出海的那條視頻,是一個小爆款,接下來的視頻,播放量很一般,其內容大部分是產品的生硬介紹,或者是范冰冰本人的中秋祝福、巴黎秀場聊天等。
這類視頻,內容較為隨意,節奏往往拖沓、冗長,無法給用戶帶來沉浸式的觀看體驗,完播率較低,影響算法對其二次推薦,不符合TikTok短視頻的爆款邏輯。
隨意的內容,無法讓TikTok用戶沉浸其間,更無法在觀看視頻中,被激發出“需求”并“無意識”地下單。
二、海內外用戶基數與集中效應的差異:范冰冰的出海團隊還面臨一個跟國內的完全不同的大環境:無論是國內的抖音,還是京東、淘寶都擁有龐大用戶根基,如抖音的月活用戶約為9.89億,淘寶的約為9.28億。
這些用戶不僅“龐大”而且“集中”,范冰冰當年作為“當紅炸子雞”一樣的明星,迅速積累了巨量的粉絲,且有很強的“頭部效應”,只要范冰冰本人說句話,露個臉,發個微博,拍個視頻,都能帶動巨大的銷量。
雖然在“納稅風波”之后,范冰冰在影視圈遭受重大挫折,但其影響力的“余溫”很高,依然在持續支撐著其美妝品牌在各大平臺的銷量。
TikTok在全球的活躍用戶數同樣也很龐大(約為16.7億),但分散到各個國家,如美國的用戶數為1.7億,印尼位居第二,為1.13億,而在歐洲和東南亞諸國,粉絲更為分散,從幾百萬到幾千萬不等。
在范冰冰出海的兩個重要目的地是美國和東南亞,TikTok的用戶基數相比國內小很多,GMV規模也小很多。
在用戶基數被“攤薄”基礎上,范冰冰雖然號稱“國際范”,但其粉絲主要來自于華人群體,許多外國人可能聽過范冰冰,但對其知之甚少,遠遠還不是其粉絲。
因此,范冰冰在TikTok上,很難有其在國內那樣的號召力,更難以形成龐大的“頭部效應”。
范冰冰出海,依然有機會
當然,以上情況,主要是范冰冰及其團隊在TikTok上的表現,并不能由此判斷,其出海項目已經遭遇失敗。
除了TikTok,范冰冰及其團隊還布局了Lazada、Shopee等貨架電商平臺。目前,這些在貨架電商平臺的銷量情況尚未披露。
范冰冰及其團隊具有多年的電商操盤經驗,也奠定了較為穩定的供應鏈根基,具有較大的“出海勢能”。
目前,其海外流量和銷量都較為一般,有可能是其團隊尚未在出海方面“正式發力”。
范冰冰要在TikTok內容電商上有所作為,首先要在內容上要更加重視,增加內容數量,提高內容的質量,同時在更大程度上發揮本人的“人帶貨”能力,更重要的是,充分推動“貨帶人”業務,并在內容本土化和產品本土化方面多下一些功夫。
此外,雖然范冰冰粉絲主要集中在國內,但是在海外有龐大的華人群體,如美國華人人口超過500萬,而東南亞更是華人的重要聚居地,大約有3000萬華僑華人生活在這里。
東南亞自古以來深受中華文化的影響,華人將中國的語言、節日習俗、飲食習慣等文化傳統帶到了當地,比如在泰國、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緬甸等國家,都將春節設為法定假期。因此,東南亞市場對中國商品的接納度比較高。
范冰冰依仗這一群體和市場的根基,以此作為“杠桿”,依然有可能撬動更多流量和銷量,走出一條更亮眼的出海之路。(文/藍海億觀)
版權說明:藍海億觀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未經許可不得用于商業活動。如當前文章存在版權問題,請聯系客服申訴處理。
藍海億觀網跨境賣家交流群!
跨境24H頭條資訊,關注跨境平臺最新政策推送行業最新動態。
全球跨境市場分析、電商政策及選品思維邏輯解讀。
知名跨境大賣財報分析,真實案例分析站內站外引流促單實操技巧!
掃碼入群,與同行共贏
留點想法
評論列表(0條)
藍海億觀網2020-11-02
藍海億觀網2021-03-03
藍海億觀網2021-07-09
藍海億觀網2021-03-15
藍海億觀網2020-11-17
藍海億觀網2020-02-28
藍海億觀網2024-07-25
藍海億觀網2025-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