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海億觀網2019年10月28日 396
“旺季是沖刺全年業績的關鍵節點。然而,就在這特殊時期,一些跨境電商賣家遇到了糟心事。一直以來賣得好好的公模產品,突然被訴侵權,listing被”
旺季是沖刺全年業績的關鍵節點。然而,就在這特殊時期,一些跨境電商賣家遇到了糟心事。一直以來賣得好好的公模產品,突然被訴侵權,listing被亞馬遜下架。 原本指望這些辛苦打造的listing能拉高全年業績,如今泡湯了。
藍海億觀網了解到,這些產品是2015年就上市的公模產品,很多賣家已經賣了好幾年了,一直都是沒有問題。結果,最近卻被訴侵權。
經過訪查后發現,該產品的專利最近才審批下來,其申請時間大約在2018年。
很顯然,有人專門盯準了這些公模產品,通過申請專利并投訴賣家,以此牟取利益。
業內觀察人士反映,歐洲站對外觀專利基本不審查,隨便上圖都能通過。
對此,藍海億觀網特地了解了一下相關資料表明,歐洲專利局只對兩個絕對核駁事由進行審查:
1.主要對象是否符合外觀設計的定義;
2.外觀設計是否違背公序良俗。
兩者都審核通過,那么一般外觀專利的申請是能夠通過的。
看來,這次侵權起訴行為,是早已謀劃好的,牽涉其中的賣家,真是有苦難訴了。
針對上述賣家提到的“被迫侵權”事件,大部分賣家沒有更好的辦法。建議賣家向亞馬遜提出申訴,證明在專利賣家申請專利之前,賣家已經在賣同樣的產品。亞馬遜方面或許有機會解除listing封禁。
“被動侵權”手段層出不窮
近年來,亞馬遜上經常會出現部分賣家利用政策漏洞,致使其他賣家“被動侵權”的事情,對于其他賣家來說,幾乎防不勝防。最典型的,莫過以下三種手段
1.職搶注人搶注商標
據悉,亞馬遜賣家中存在一種職業,叫做職業搶注商標。這些人會專門在亞馬遜歐美站點搜集產品類目信息,尋找那些銷售得還不錯的產品,然后看看日本站、印度站等是否有注冊商標。如果沒有,就搶注該商標。等到賣家歐美市場穩定,有一定品牌知名度,準備進軍日本、印度等市場的時候,不得不花大價錢從這些職業商標搶注者手中購買商標。
否則一旦銷售,就涉嫌侵權,會被職業搶注人狀告。
2.搶注外觀專利
本文賣家提到的情況就是這種情況。利用做公模產品的賣家沒有品牌意識和專利意識,尋找1688上的公模產品,然后注冊專利,大多是外觀專利。如此一來,就可以借助專利優勢,把某個站點的賣家全部投訴下架。其他賣家要么找該賣家申請授權,要么只能放棄該產品。
但這樣的做法是否真的合規,尚有探討余地。
3.搶注熱搜關鍵詞品牌
最著名的莫過于“雪花片”侵權事件,近期在亞馬遜上,也有賣家注冊“手機支架”作為品牌,而致使大量賣家侵權,產品遭到下架。
這種操作手法是,賣家專門找某些產品的熱搜詞匯,比如產品名稱、產品某個特性,然后注冊成為品牌。而亞馬遜上規定,listing的標題及描述中不能直接使用其他品牌的名稱,比如蘋果手機的專用耳機,不能直接填iPhone,而要添加介詞,比如for iPhone,否則就會涉嫌侵權。
當賣家把產品某個熱搜詞匯注冊成為品牌之后,其他賣家如果在listing標題或者描述中使用這個熱搜詞,就會造成對該賣家的侵權。
賣家對其他“侵權”賣家進行大面積投訴,就能打擊一大片競爭對手。
避開“被動侵權”,注意兩點
難道賣家在面對這種惡性競爭的時候,只能被動挨打嗎?其實不是。注意,在英美法系中,有兩個知識點可以支撐我們的賣家,避開這些“被動侵權”,希望賣家在遇到類似事情的時候可以據理力爭。
1.在先使用原則
英美法系在商標注冊中,堅持的是在先使用原則,即商標的先使用者獲得法律保護。
在美國法律中,規定必須要先有貿易和商標實際使用,才能獲得法律保護。商標可以注冊,也可以不注冊。當被提起侵權訴訟時,商標使用者只要提出在先使用的證據即可。但有一個前提,某個商標在被注冊并使用5年以后,其他人就不得再使用該商標,否則商標權利人可以提起訴訟。
根據該原則,許多在亞馬遜美國站發生的疑似商標侵權行為,其實都尚未構成侵權,賣家可以提供自己使用的證據,向亞馬遜提起解封申訴。
2.常用詞匯注冊商標,有限制
英國商標法規定,常用的單詞可以用來注冊商標,前提是這個詞在所注冊的商標品類或者服務中,具備固有的顯著性,或者經過大量使用而具備固有顯著性。
舉個例子,比如“Apple”,這個詞可以作為商標,但前提是在某個品類中很顯著。假如是水果商,就不能用這個詞注冊商標,因為叫做Apple的水果在水果中并不突出,你家有叫做Apple的水果,我家也有。但作為電子產品,你就能用Apple作為商標,因為只有我家的手機叫Apple,Apple手機指的就是我家的手機。
在《美國商標法》第二條第(六)款中規定,本條規定除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款外,并不制止申請人對已使用并在商業上成為其商品的具有顯著特征的商標申請注冊。專利局長對申請人使用于其商品上的商標,在申請注冊之日以前已在商業上獨家連續使用五年并已具有顯著特征,可以作為初步證據予以接受。
根據上述法律規定,一旦某個亞馬遜賣家把品類常用詞匯申請為品牌,并通過亞馬遜的品牌申請之后,賣家可以提出異議:該做法明顯違背了“具有顯著特征”這一條例,并不受美國法律的保護。
為何“被迫侵權”能屢屢得手?
利用各種專利、商標、品牌搶注,造成他人侵權的手段,在亞馬遜上屢見不鮮。為何這些“偷盜者”能夠屢屢得手?主要有以下原因:
1.專利跨國不受保護
在美國申請專利,在歐洲出售還需要再申請,否則不受保護。同理,反過來也一樣。因此,大部分專利權利人無法百分百保證已經注冊的專利不被其他人搶注。
2.無品牌賣家心里沒底氣
對于熱搜詞、公模產品注冊商標、品牌的,許多賣家選擇忍氣吞聲,或者直接放棄類目,導致不少賣家看到這個空子。其實,在不少情況下,賣家未必真的構成侵權,只要據理力爭,很多時候投訴者的投訴未必站得住腳。
總結:然而歸根到底,亞馬遜是一個重視品牌的平臺,即便存在一些不合理的比如熱詞被注冊成品牌的現象,但大多數時候對品牌的保護是正面的措施。還在做公模的賣家,未來會越來越沒市場。
在此,藍海億觀網還是要再啰嗦一句:重視品牌,重視專利,才能走得更長遠。最后,祝各位賣家在旺季期間,能夠大賣。
藍海億觀網了解到,自從亞馬遜與歐盟簽訂了產品安全協議之后,對產品審查愈發苛刻。同時,每個國家有不同的認證標準,因此在產品上架前必須了解到認證要求,并做好相應工作,與供應商溝通清楚貨源細節,與此同時,在采購時,必須保留好一切憑證,以防被訴時,能夠提供充分的證明材料。(文/藍海億觀網egainnews 陳鍵彬)文末加主編,入群與大賣家交流。更多內容,請在各平臺搜索“藍海億觀網”。不得擅自轉載,請聯系我們授權。
藍海億觀網跨境賣家交流群!
跨境24H頭條資訊,關注跨境平臺最新政策推送行業最新動態。
全球跨境市場分析、電商政策及選品思維邏輯解讀。
知名跨境大賣財報分析,真實案例分析站內站外引流促單實操技巧!
掃碼入群,與同行共贏
留點想法
評論列表(0條)
藍海億觀網2019-08-03
藍海億觀網2024-03-13
藍海億觀網2021-07-21
藍海億觀網2020-08-17
藍海億觀網2022-11-08
藍海億觀網2021-08-31
藍海億觀網2024-05-23
藍海億觀網2025-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