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海億觀網2023年06月28日 0
“進入該按鈕里,系統會推薦大量款式相近的產品,頁面下拉后,則將顯示更多推薦的同類商品。”
近幾個月來,亞馬遜的頁面出現了一系列的重大變化。這些變化,無不指向一個目標——保持低價。
近日,許多賣家發現,亞馬遜又搞出一個“低價導向”的動作——在一些類目的頁面上,出現一個新搜索按鈕——“More Like This”(更多相似的產品)。
進入該按鈕里,系統會推薦大量款式相近的產品,頁面下拉后,則將顯示更多推薦的同類商品。
這一功能相當于淘寶的“找同款”。
目前,這一新功能還在測試中,只在出現在部分類目上。
有部分賣家反饋,在6月初就有這個功能了,目前在手機端才能看到,此外,個別瀏覽器看不到。
業內人士預測,這一功能正在進行小范圍測試,測試完成之后,將推廣到更多類目上。
在此之前,亞馬遜雖然經常在某個商品listing頁面上“橫插一杠子 ”,推薦“類似可供考慮的商品”(similar item to consider),然而,基本上只推薦一款競品(經常是其自營品牌產品)或在打“有限數量商品”的廣告。
相比之下,新搜索功能(按鈕)“More Like This”的“殺傷力”大很多——這是一個“同頁面比款式和比價格”的功能。
點進去之后,將是一個大頁面,且可以加載更多,出現許多“相同”或“近似”的產品。
如此之多的款式相同或者近似的產品,在一個頁面里一覽無遺。在這種情況下,賣家之間拼的是什么呢? 最直接的比拼維度就是價格,誰更低價,誰就勝出。
而在此之前,買家如果要比價實在不方便得多:或者在商品頁面里點擊相關鏈接去了解,或者要折回到進入搜索框,不斷變換關鍵詞,尋找其他近似的產品。
這一“比價效率”實在太低了。
如今,推出這一“More Like This”(找同款)的搜索功能后,將會為買家比價提供巨大的便利。
因此,亞馬遜推出這個功能的第一個目的是“讓買家高效比價,讓賣家迅速降價”。
這一做法對亞馬遜是有利的。
Temu憑著“補貼+低價”攻城略地,SHEIN也在狂飆突進,還推出了自己的“平臺”(Marketplace),大量招募第三方賣家開店。
面對競品的步步緊逼,亞馬遜不想在外部與它們直接打價格戰(參閱《Temu、拼多多的低價絞肉機下,亞馬遜向左,阿里向右》。
但對于亞馬遜來說,一直避開價格戰,將會喪失整個平臺的低價優勢。
那么,價格戰在哪里打呢,就在平臺內部打吧。
此時,價格戰的主體不再是“平臺與平臺”,而是亞馬遜平臺內部的“賣家與賣家”。
不出一分錢,推出一個新功能,就可以讓賣家進行內部廝殺,將價格拉下來,留住顧客,并阻擊Temu、SHEIN們的進攻,這是亞馬遜第一個目的。
另一個目的是,壓制一批雷同的公模產品,引導賣家做差異化的垂類產品。亞馬遜的listing數以幾十億計算,不計其數,密密麻麻,尤其是公模產品泛濫成災。
亞馬遜推出這一“同頁面比款式和比價格”的功能,將會使一些公模產品利潤越來越差,逼著這些公模產品賣家去做微創新,微差異化。
這樣一來,亞馬遜的生態就會更健康,用不著與Temu上的白牌公模產品直接打肉搏戰了,這些產品在Temu無休止的補貼下,此誠不可與之爭鋒也。
因此可以說,亞馬遜以一個小動作,實現了大戰略,其謀劃不可謂不深遠。
這一“同頁面比款式和比價格”(找同款)的功能,還將有以下幾種影響:
一、形成新入口,流量分發機制發生變化
該功能出現后,將成為一個新的“流量入口”,顧客一旦點擊去,進入一個呈現“相同款式產品”的新頁面,可能會一頭扎進去,并進入一層又一層的深度訪問之中,不會再返回到其初始的搜索頁面。這意味著屬于原頁面的流量被搶走了很多。
二、搜索頁面的第二頁開始,流量會更少
這一條跟上面的原理一樣。顧客搜索之后,原本大部分流量集中在第一個搜索頁面,只有不到20%的顧客會翻到第二頁,而第三、第四頁的流量更是大幅度遞減。 這一新功能推出后,原本流量少得可憐的次頁以后的頁面,將會分到更稀少的流量。
不過,反過來說,這一功能的推出,對有些賣家有利。
一些賣家通過合理的產品定位、標簽分類以及品牌營銷,使自己的產品符合顧客的需求,那么,這類賣家可以在“找同款的頁面”上往往可以卡住一個好位置,增加曝光量,截取更多流量。
藍海億觀網跨境賣家交流群!
跨境24H頭條資訊,關注跨境平臺最新政策推送行業最新動態。
全球跨境市場分析、電商政策及選品思維邏輯解讀。
知名跨境大賣財報分析,真實案例分析站內站外引流促單實操技巧!
掃碼入群,與同行共贏
留點想法
評論列表(0條)
藍海億觀網2025-04-07
藍海億觀網2021-06-02
藍海億觀網2020-06-15
藍海億觀網2021-09-18
藍海億觀網2021-01-19
藍海億觀網2021-05-17
藍海億觀網2021-01-11
藍海億觀網202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