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高清一级毛片免费视,亚洲天堂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欧美片欧美日韩国产综合片,91精品久久久久含羞草

失去控制權,資本是毒藥?離婚辭職,環球易購又遭4億訴訟,徐佳東冤嗎?

藍海億觀網2021年08月10日 196

創業路上,控制權一定要捏在自己手上。

百億賣家環球易購的糟心事,一樁接著另一樁。
今年6月,環球易購深圳公司被工商銀行南山支行申請破產。接著,眾多供貨商擔心貨款沒有著落,紛紛來到環球易購辦公室圍堵討債。
近日(8月5日),環球易購又被兩個債主盯上了,被起訴至法院,訴訟金額總計約4.1億元。
這次是一筆貸款和建筑工程款,債權人分別為中國建設銀行肇慶分行及中核華泰建設有限公司。

(訴訟文件資料)
深圳環球、肇慶環球、香港環球、母公司等跨境通都被列為被申請人。
與此同時,環球易購創始人徐佳東也被列為被執行人,對肇慶環球的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原告訴訟請求)。

(訴訟文件資料)
時間回溯到三四年前。
環球易購創始人徐佳東一度將母公司跨境通帶到356億的市值,營收215.34億,利潤6.23億。
一時間風頭無兩。
早在2017年,環球易購營收就突破了100億,并搬進了獨棟,成為跨境電商行業的標桿。
隨后,在環球易購的帶動下,易佰網絡、棒谷科技、傲基科技等大賣家也紛紛跟從,陸續有了自己獨棟大樓。

(環球易購辦公樓)
然而,就在今年上半年,環球易購形勢急轉直下,業績下滑,員工人數也從3353人,下滑到了885人,一下子減少了2000多人。
為了節省成本,環球易購不得不將許多人員搬離該棟大廈,意味著當年的標桿已經傾斜,甚至不復存在了。

(跨境通2020年業績預告修正公告)
與此同時,母公司跨境通的市值又迎頭下跌,僅為巔峰期1/9,生生縮水了300億。
可謂大開大合,大起大落。
在這幾年中,徐佳東本人經歷了謀求控股的計劃落空、離婚、辭職、被限制高消費、供應商上門催債等一系列大事件,一路走來,不禁令人唏噓感慨。
根據企查查信息,徐佳東卷入41個司法案件,被多項訴訟案列為失信執行人,并被限制高消費。
在企查查上,關于徐佳東的頁面一片飄紅,都是關于其自身風險、關聯風險和歷史風險的提示。

(企查查中頁面截圖)
徐佳東1977年出生,2001年畢業于北京大學數學系,后又獲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數學博士學位。
2008年,徐佳東創立環球易購(時間略有爭議)。
海歸創業,高開高走,這點與安克(Anker)創始人陽萌相似,不過,徐佳東走向了更為激進的道路。
2017年,環球易購營業額率先突破100億,比安克、傲基、有棵樹、澤寶等頭部大賣家領先多年進入了百億級俱樂部。

(環球易購官網)
然而,環球易購的命運,在2014年被收購開始,就埋下伏筆。
2014年,A股上市公司“褲裝第一股”百圓褲業以超過10億元的對價,收購環球易購。
收購成功之后,百圓褲業被賦予了濃厚的跨境電商基因,于2015年更名為”跨境通”。
百圓褲業的創始人楊建新“暫時”成為跨境通實際控制人,而徐佳東在“現金+股權”結構下,在跨境通的持股比例升至20.19%,成為第二大股東。
百圓褲業創始人楊建新的發家史,也頗具傳奇色彩。
楊建新1969年出生,初中未畢業,16歲就輟學了。在工地做過工建筑工人,后來開雜貨鋪受到挫折后,轉到服裝行業。剛開始不敢開店,先擺地攤,然后再到服裝城中開店。
在經營過程中,受10元店的啟發,推出“百元褲”,所有褲子價格均為100元,由此大獲成功,將連鎖店開到全國各地,并與2011年上市。
然而,上市后的幾年里,百圓褲業營收和利潤雙雙下跌。在危機之時,楊建新嗅到了跨境電商的機會,瞄準了聲勢日隆的環球易購。
據媒體報道,2014年,楊建新以上市公司股東身份找到了徐佳東并與其商議,百圓褲業通過低溢價(10.32億元)收購環球易購,楊建新再陸續將其持有的部分股權轉讓給徐佳東。
通過兩步走的手法,既規避了環球易購獨立上市繁瑣的上市審核,同時又實現了將上市公司實控人轉讓給徐佳東的目的。
理想的豐滿,最終打動了徐佳東。
兩人不見得“一拍即合”,但總算讓百圓褲業與環球易購成功“聯姻”,既救活了日薄西山的傳統企業,又實現了朝氣蓬勃的跨境企業上市夢。
收購后的第二年(2015年),跨境通營收39.61億元,凈利潤也達到1.66億元。
而彼時楊建新的老本行服裝業務連續下滑,營收僅為2.1億元,占公司總營收5%,而電子商務業務占比卻高達95%。
由此可見,當時百圓褲業收購環球易購是一門好生意。
士氣大漲的楊建新再次出手,一口氣動用5億元,投資了后面成為其“現金牛”的帕拓遜等跨境電商公司。
在形勢一片大好之際,跨境通市值猛漲至380億元,楊建新以70億元成為山西新晉首富。
在接著的2016年到2017年,跨境通更是保持著超高速增長,年營收突破300億元大關,被認為是跨境電商“第一股”。
相比之下,彼時的安克創新(Anker),尚未有如今的“跨境電商獨立上市第一股”的局面,還只是跨境通旗下子公司帕拓遜對標的競爭對手,不在一個量級內。
然而,就在跨境通狂飆突進之際,楊建新開始逐漸減持套現之路。
2016年,楊建新兩次減持套現4.4億元,2017年9月,又通過轉讓股權套現近13億元。
自2018年年中開始,楊建新一年半內減持多達16次,金額累計近9億元,有媒體統計,楊建新、樊梅花夫婦合計已從跨境通身上獲得50余億元。
在形勢一片大好之際,楊建新為何不斷減持呢?
原來,收購環球易購,另其資產幾何級增長,嘗到甜頭的楊建新想把“雞蛋放在多個籃子里孵出更多小雞”,欲圖在不同領域里復制其在跨境電商賽道上的資本傳奇。
從跨境通套現大筆資金之后,楊建新就開始大手筆收購上市公司、生產松節油和合成樟腦等林化工產品的青松股份,隨后又盯上了一家生產面膜的企業的股權。
彼時,楊建新有意淡出跨境通,將控制權交給徐佳東。
畢竟,環球易購是跨境通主要子公司,在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均為跨境通貢獻了超過50%的營收。
而作為環球易購創始人的徐佳東接掌“大位”,也是順理成章之事。
實際上,在2018年,徐佳東確實短暫的時間里成為了跨境通的控制人。
2018年9月21日,楊建新與徐佳東簽署了《表決權委托協議》,將占上市公司總股本6.9381%的股票對應的可支配表決權,一次性不可撤銷地委托給徐佳東。
這樣一來,徐佳東將累計擁有公司總股本24.50%的可支配表決權,成為跨境通的實際控制人。
然而,徐佳東的控制權在手上還沒有捂熱,楊建新、樊梅花夫婦撤回了表決權委托,重新成為控制人。
問題還是卡在錢上面。
當年4月,楊建新、樊梅花擬將占總股本比例7.04%的股票轉讓給徐佳東。當時雙方商定轉讓價格28元/股,徐佳東需付出30億元以上對價。
然而,在簽署協議之后,A股市場大盤整體下行,跨境通股價呈現一定程度跌幅 。與此同時,當時多項政策調控逐步落地,市場資金流動趨于緊張,徐佳東籌集資金遭遇障礙,轉讓被迫終止。
2019年,楊建新再度轉讓股權,但最終劇情大轉折。
楊建新以及其一致行動人將6.55%股權,以9.91億元的對價轉讓給廣州開發區旗下的新興基金,并將其合計控制的15.46%的表決權一并委托給新興基金。
由此,新興基成為擁有表決權最高的股東,為實際控制人,而徐佳東再次失去了控股跨境通的機會。
隨后,徐佳東也開始了逐漸減持套現之路。
徐佳東2019年近10次減持跨境通的股票,累計套現約2.47億元。
一位觀察人士稱,這意味著,公司操盤人無心實際業務,一門心思想著減持套現,令人對跨境通前景感到憂慮。
控股無望且公司此時又出現了經營困境,徐佳東似乎淡出意愿更強了。
不過,徐佳東曾對投資者回應稱,其所持跨境通股份均處于凍結狀態,他因涉及債務糾紛,個人名下股份存在被司法強制執行、執行股權質押協議等被動減持的風險。他持有的公司股票減持是一種被動減持,系被司法強制執行所致,非其所控制。
與此同時,徐佳東以離婚的方式與妻子進行財產分割。
2020年2月17日,徐佳東的通知母公司跨境通,其與妻子李俊秋女士已辦理了解除婚姻關系手續,并與李俊秋女士進行了離婚股份分割。
徐佳東將70111800股股份(占上市公司總股份的4.50%)分割予李俊秋。根據當時收盤價(6.44元/股)計算,該股份的總市值約為4.52億元。
接著徐佳東進一步淡出跨境通。
2021年5月8日,徐佳東辭去董事長、總經理徐佳東一職。從此,跨境通徐佳東時代,就此落幕了。

跨境通的“隕落”,有許多經營層面的原因,也有許多“人”與“權力”相關的原因。
經營層面上, 跨境通手攜資本,高舉高打,采用了海量鋪貨的模式,且重資產買斷貨物的鋪貨模式為主,導致對種類龐大、單價不高的商品管理不善,加上國際環境不穩,亞馬遜算法變化,導致尾大不掉,積重難返的局面。
而在人方面,作為創始人徐佳東二次失去掌握控股權的機會,雖然仍身居董事長大位,但最終決策權卻最終不在自己手上。
在諸多經營活動中,創始人如果是執行人,而決策人又是另一人的情況下,難免會出現齟齬。
2018年, 徐佳東的控股權之爭失利后,這一年,成為了跨境通最后的榮光年份。過了2018年后,跨境通便江河日下,連年巨虧。
楊建新和徐佳東也開啟了更大幅度的拋售股份之路。
總體來說,跨境通的“隕落”,與經營路線和國際大環境有關,但跟控股權之間的“爭搶”一點關系都沒有嗎?
楊建新擅長資本操作,徐佳東擅長干實事,本是合則兩利,中途也有過補救的機會,然而這只是一個假設。
實際上,在跨境電商行業中,創始人失去控制權,最終都會鬧得不太愉快。
通拓科技創始人廖新輝的“出局”,也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通拓科技是深圳有名的一線大賣家。2020年全年,實現營收74.58億元。
2004年,湖南人廖新輝創立通拓科技,辛苦耕耘近20年,從30個人左右的團隊發展到如今3000多人的團隊。
創立通拓的時候, 廖新輝資金不足,從其老師鄒春元籌資數十萬,并吸收其為股東。最終,鄒春元以數十萬元控股了未來年營收幾十億的通拓。
在創業階段,廖新輝于鄒春元關系融洽,通拓內部的實際事務,大多數由廖新輝夫婦操持,而鄒春元一般不會過問。
可以說,鄒春元對廖新輝的信任程度是非常高的,雙方之間也合作的十分愉快。
然而,隨著通拓的發展,雙方在公司終極路線上發生了嚴重分歧。
2017年,上市公司華鼎股份計劃通過“發行股份+給付現金”的方式,計劃收購通拓100%股權,交易對價29億,同時擬配套融資約12.57億。
然而,在“是否將通拓并入上市公司華鼎股份”之事方面,廖新輝與控股股東鄒春元之間出現了重大分歧。
鄒春元認為,這是一次公司升級的重大機會,有機會成為上市公司的股東,因此不愿意錯過,而廖新輝則認為,通拓正在良性發展中,寧愿依靠自己穩健經營,持續地往前發展,而不愿意將“架好的屋子”再置于“他人的大屋之下”,最終在他人屋檐下討生活。
最終,廖新輝在無控股權的情況下,不得不同意將通拓并入華鼎股份。
通拓并入華鼎股份之時,簽訂嚴苛的對賭協議,即在2017年-2019年三年里,向母公司貢獻凈利潤2億、2.8億元和3.9億元。
結果,通拓在2017年完成了對賭,但未完成2018年、2019年的對賭。
此時,通拓雖然是一家賺錢的公司,且為業績不佳的母公司貢獻了龐大的利潤,然而規則之下,“有功依然得咎”,繼續得向母公司支付巨額補償。
在此情況下,廖新輝于鄒春元之間產生了系列矛盾。
在今年,雙方的矛盾徹底公開化和表面化。
2021年4月下旬,作為創始人的廖新輝從公司“法定代表人”的位置上被“擼”了下來,由鄒春元取而代之。

(通拓科技母公司華鼎股份公告)
據知悉內情的人士稱,這是鄒春元聯合上市公司采取的行動。
雖然廖新輝在通拓依然還有部署了一定的力量,不會輕易罷手。然而,從此之后,一手創立通拓的廖新輝將從公司中心位置淡出。
辛苦二十載,一朝被逐,不禁令人感慨萬千。
又傳聞稱,他將重新出發,在垂直電商領域再創業。在此,我們祝他好運。
結語:在我們創業的過程中,資金就是糧草,對我們的迅速前行提供了保障,然而,如果因為引入投資人而喪失控股權,那么,資金可能會成為毒藥。因此,在我們創業的路上,可以接受融資,但控股權一定要牢牢地拿捏在自己的手上,否則,寧愿自己勒緊褲腰帶,放慢速度,穩步前行。
戰國學術大家楊朱曾言:行善不以名期而名從之,名不以利期而利歸之,利不以爭期而爭及之。
大凡涉權涉利,無不有大小紛爭。
我們不好評判誰對誰錯,但也足夠給跨境同行一個警示。千里之堤毀于蟻穴,潛藏在企業內部的暗傷,才是最致命的。
漢相陳平,在鄉里的祭祀中,為眾人分肉,無論男女老少,都稱贊他。陳平說,假如讓我分割天下,我也能分得同樣好。
這分的是肉嗎?是肉眼能見的利益。是均分就行的嗎?均分尚有人不滿意。企業內部的權利之分,猶如分肉。能協調好各方面的利益,才是真正的“主宰”者。(跨境電商藍海億觀網)

版權說明:藍海億觀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未經許可不得用于商業活動。如當前文章存在版權問題,請聯系客服申訴處理。

分享至:

藍海億觀網跨境賣家交流群!

跨境24H頭條資訊,關注跨境平臺最新政策推送行業最新動態。

全球跨境市場分析、電商政策及選品思維邏輯解讀。

知名跨境大賣財報分析,真實案例分析站內站外引流促單實操技巧!

掃碼入群,與同行共贏

留點想法

評論列表(0條)

簡介:跨境電商門戶型新媒體及生態服務平臺,滾動報道跨境電商最新資訊,分享行業動態、運營技巧,構建跨境電商行業互聯網流量入口。